为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碳库”的重要作用,国家林草局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衢州市、丽水市、安吉县入选建设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同步开展建设了省级林业增汇试点县10个、省级林业碳汇先行基地35个共11万亩,为浙江林业碳汇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迈出创新步伐。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省最大的林区和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市,森林体量及质量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自开展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建设以来,丽水全面夯实林业增汇基底,积极培育林业碳汇市场,拓宽林业碳汇交易路径,在释放森林“碳潜能”、促进林业碳汇价值转化上蹚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新路子。
全力固碳增汇 夯实发展基底
“我国生态系统碳汇中,约80%为森林碳汇。在双碳背景下,加强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既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需要,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需要,只有把森林固碳增汇的基础夯实了,才能为林业碳汇的发展铺平广阔的大道。”丽水市林业局碳汇专班负责人袁薇依说道。
近年来,丽水市以国土绿化美化、国家储备林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为载体,系统实施森林提质增汇工程,巩固提升森林固碳增汇能力。2024年,完成绿化造林3.59万余亩,完成碳汇林建设54.53万亩,森林植被碳储量从2020年572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6589万吨,碳汇能力居全省第一。在此基础上,开发“浙林碳汇”项目7.49万亩,产生项目减排量14.86万吨,居全省第一;总计储备和开发面积22.07万亩,预计项目减排量57.78万吨。
打通交易路径 助力共同富裕
2023年6月,浙江(丽水)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集合了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的发布挂牌、交易鉴证、支付清算等功能,通过与“林业碳账户”“省碳普惠减排量登记备案系统”等平台数据对接,实现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备案、交易、注销的闭环式管理机制;2024年9月,为进一步提升林业碳汇交易活跃度,探索拓宽林业碳汇应用渠道,依托交易平台开发的小程序“一起碳中和”上线,为公众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碳中和参与形式,为省内外交易主体搭建绿色交易桥梁。
截至目前,交易平台及小程序总计上架全省8个地市30“浙林碳汇”项目和8个“丽水碳普惠”项目,总计42.95万吨碳汇减排量。实现林业碳汇交易1142笔交易,交易量4.06万吨,交易金额305.36万元,交易范围辐射全省10个地级市,并实现了跨省交易。
“在助力实现碳中和的背后,丽水林业碳汇还为当地林农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按照碳汇开发商和林农签订的协议,碳汇交易每卖出100元碳汇,林农便可获得约58元的收益,这一举措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山区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设应用场景 做大交易市场
“开展森林固碳增汇,是林业碳汇‘供给端’的保障,建设交易平台,是价值转化的途径,而在‘需求侧’如何发力,让林业碳汇的市场更大、更活跃,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自试点建设开展以来,丽水不断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林业碳汇价值转化效益倍增。通过丰富林业碳汇使用场景、创新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工具、开发林产品碳标签,不断推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着力构建完善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零碳机构、零碳金融网点、生态司法损害赔偿、“山海协作”碳汇生态横向补偿机制5大林业碳汇应用场景。截至目前,依托丽水市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总计创建“零碳活动/会议”55场,包括生态产品认证国家创新联盟暨第一届会员大会、林业碳汇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能力提升技术培训班、丽水市低碳马拉松等活动,创建“零碳机构”28家,开展生态损害赔偿案例28例。
最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2025年两会和丽水市2025年两会均通过林业碳汇实现了会议举办过程的碳中和以及参会代表的个人碳中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将不断依托资源本底优势,提升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益,紧紧围绕国家林业碳汇试点,继续在紧抓CCER市场、活跃区域交易、深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三方面发力,形成彰显浙江辨识度、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林业碳汇应用、理论和制度成果。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农林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