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共24条细则,主要聚焦在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约束机制、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保障、强化气候变化相关审慎管理和风险防范、加强国际合作等6个方面。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这是继2016年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时隔8年后,七部门再次发布绿色金融重磅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改革正式升级,进入“2.0”时代。
01 绿色金融2.0版本的亮点
一、绿色金融定义的扩展与深化
“2.0版本”没有重新定义“绿色”和“绿色金融”,但通过对《指导意见》的解读,可以看出绿色金融的定义已经从原先的“狭义绿色”走向了“广义绿色”。
纯绿产业(如新能源等)和灰色产业(如高排放行业)都被纳入绿色的范畴,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不仅要支持新能源等纯绿产业,还要支持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2.0版本”明确了绿色金融的任务是同步支持纯绿产业和灰色产业,进一步扩展了绿色金融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
二、绿色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具体措施
在金融工具的运用上,“2.0版本”作出了更为详尽的部署,如优化绿色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册“绿色通道”制度安排,构建可衡量碳减排效果的绿色金融统计体系,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等。
▷▶在约束机制方面,强调了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约束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和评估质量。
▷▶在激励和制度保障方面,在激励和制度保障方面,除了强调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外,还特别提到了推动完善法律法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率先出台地方性绿色金融法规。
▷▶在国际合作方面,更加重视与全球绿色金融合作机制的合作,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兼容。
这两点充分体现了“2.0版本”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全面升级和完善,旨在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02 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与服务
绿色金融的核心内容在于成熟金融机构借助成熟的金融工具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推动力。具体来说,它旨在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中,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保产业等绿色项目为主要目标,通过优惠的贷款条件、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领域。
▷▶绿色信贷:为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支持企业进行环保和节能项目改造,降低污染排放。
▷▶绿色债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专门用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债券。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必须100%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推动环境友好型投资。
▷▶绿色基金:投资对环境友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或项目。绿色基金的目标是在实现财务回报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通过绿色基金,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绿色产业中,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保险:为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风险而提供的保险产品。绿色保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同时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环境修复和赔偿。通过绿色保险,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在环保方面的风险,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03 绿色金融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绿色金融是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对其作用的详细阐述:
一、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绿色建筑等领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金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为这些领域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金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支持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绿色金融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同时,绿色金融还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环保领域,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的产业结构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而绿色金融则通过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资金流向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向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的方向转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金融还可以通过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例如,通过绿色信贷支持购买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通过绿色保险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行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04 绿色金融实践案例分析
一、绿色金融成功案例介绍
01、工商银行的绿色金融创新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推出“绿色信贷”及“绿水青山贷”的商业银行。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在六大行中领先,达到近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近1.4万亿元。支持了众多环保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工商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发展方向,通过“1+N”方式(即“贷+债+股+代+租+顾”)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绿色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这种方法有效地拓展了金融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范围。
此外,工商银行还发布了绿色金融品牌“工银绿色银行+”,该品牌立足于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信贷规模、产品种类、治理体系、数据管理、风险管控、自身双碳工作、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成果等方面的境内领先优势,积极倡导“和合、共融、友好”理念,为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全面、前瞻的金融支持。
02、安吉县的竹林碳汇项目
安吉县的竹林碳汇项目是一个通过金融创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案例。该项目通过建立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构建了一个从碳汇的测量、认证到交易的全链条体系,将原本难以量化的毛竹林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在这个项目中,竹林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测量和认证其竹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将这些碳汇额度在交易平台上出售。平台不仅为碳汇的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的交易场所,还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为碳汇交易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平台上,毛竹林的碳汇能力被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货币化。
通过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安吉县成功地将毛竹林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这不仅为当地竹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同时,随着碳汇交易的不断发展,安吉县的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和升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吉县的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金融工具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可持续发展。
03、丽水市的金融创新实践
丽水市通过推出“GEP贷”、“两山贷”和“茶商E贷”等金融业务,有效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这些创新金融产品不仅满足了生态产品供给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还激活了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为丽水市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GEP贷”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贷款,是中国首次以生态产品的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发放的贷款。丽水市通过科学评估生态产品的价值,并以其预期收益作为贷款担保,为生态产品供给者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通过这种模式,丽水市不仅满足了生态产品供给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激活了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还激发了他们保护和开发生态产品的积极性。
“两山贷”是一种专门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设计的贷款产品。它以丽水市的“两山”(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基础,旨在通过金融支持,促进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茶商E贷”则是针对丽水市茶叶产业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丽水市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该产品旨在通过提供便捷的在线贷款服务,支持茶叶种植户和茶叶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不仅为丽水市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通过这些金融工具,丽水市成功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启示与经验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启示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构建标准化、统一化的转型金融标准
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明确转型活动目录、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核心要素,以推动转型金融政策体系的完善。
▷▶探索绿色金融的创新路径
安吉县和丽水市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成功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其他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这包括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等方面,以满足市场对绿色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加优化资金匹配和供给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绿色项目的资金可获得性。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降低绿色项目的资金成本。加强对绿色项目的风险评估和识别,提高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风险认知。
▷▶完善ESG评级体系和信息披露要求
持续完善中国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规范性和多元化。
出台详细的强制ESG信息披露相关指引性政策要求,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鼓励金融机构披露高碳资产敞口、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并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
结语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绿色金融还可以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未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壮大,绿色金融将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金融的助力下,美丽中国的绿色梦必将实现。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林农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