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已难以全面反映生态系统的价值,同时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衡量生态系统对人类贡献的统计与核算。2012年朱春全博士提出GEP概念,并于后期在中国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识,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各地方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文明考核指标,有助于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GEP概述
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简称“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物质产品如食物、木材、生态能源等;调节服务如调节气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文化服务则包括景观美学、生态旅游、精神健康等。
GEP核算的理论基础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相关原理。核算框架包括核算范围与分类、核算指标体系、核算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结果分析与应用。
GEP核算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
实物量核算
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监测等手段,收集生态系统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数据,如林木蓄积量、水资源量、空气清洁度等。
价值量核算
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采用市场定价、替代工程定价等方法,将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价值。具体定价方法包括优先采用市场实际交易价格、对于未形成市场的产品采用工程成本替代法、以及其他成本估算方法等。
GEP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GEP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助力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体作用如下: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量化依据
GEP核算通过量化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的量化基础。这一核算结果不仅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还明确了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具体价值,为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动绿色发展绩效考核落地生效
GEP核算结果可作为绿色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将GEP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保护成效的实际情况。这有助于推动政府转变政绩观,将绿色发展绩效作为决策的导向,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与市场交易
GEP核算结果还可以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提供基础支撑。通过引入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并与之相融合,可以协同实现消费者福利改善和生态产品保值增值。同时,借助GEP核算结果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底数,可以科学认识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在市场交易方面,GEP核算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和企业向生态产品产权所有者购买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的重要依据,促进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和流通。
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与支持
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对GEP核算结果的大力宣传和报道,可以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公众对生态产品价值的了解和认同将增强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这将有助于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
浙江丽水的“两山银行”
丽水市是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重要发源地。丽水市通过与专家合作,基于GEP核算结果探索了一系列创新性应用。
主要做法
建立核算体系:丽水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的GEP核算体系,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
探索应用路径:丽水市探索了GEP“进规划、进决策、进项目、进交易、进监测、进考核”六大路径,将GEP核算结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培育市场主体:丽水市积极培育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市场主体,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
构建保障制度:丽水市构建了以试点领导小组、财政奖补机制、生态金融体系为特色的保障制度,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成效
丽水市通过GEP核算与应用实践,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在供给过程中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问题,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生态价值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增强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丽水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这些经验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深入开展。
福建省南平市GEP应用案例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南平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主要做法
南平市积极构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了“武夷山水”等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品牌以优质的生态产品为基础,通过统一的标准、管理和营销,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引入绿色金融、发行生态债券等方式,为生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了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确保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成效
福建省南平市作为国内成功运用GEP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以及加强生态监管与保护等措施,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显著提升和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结语
GEP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推动绿色发展绩效考核、助力生态产品定价与生态补偿、促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与市场交易以及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与支持等方面的工作,GEP核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尽管当下面临着数据获取难度大、核算方法不统一、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随着市场机制创新、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大数据推广和普及,这些问题都能完美的解决。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以及加强跨区域合作,可以充分发挥GEP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农林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