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当今全球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正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从浙江到江西,一系列生动实践不仅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探索出了一条条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路径,以期为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
1. 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资料(如生产工具和设备)需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种类和形态也需要不断拓展和优化。
2.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资料(如生产工具和设备)需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种类和形态也需要不断拓展和优化。
3.主要特征
高科技: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强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
高效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生产效能的显著提升。
高质量:新质生产力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4.符合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它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它也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生态产品具有总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其价值实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能够引导经济社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市场机制,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可以激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来,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这种转型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能源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一理念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产品,将其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可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等措施,可以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持续做优做强地方特色农业:打造高端农产品质量品牌,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生态溢价率。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生态产品的经营性收入,促进人民群众的就业率与收入同步提升。
2、深挖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人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之间的融通,形成强大合力,拓展当地人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3、科学核定生态产品类型: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量化区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建立起权责关系分明的生态产品保护、利用与交易政策保障体系。
4、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融入现代经济体系,如总结“林权抵押按揭贷”等经验做法,建立“资产+”绿色融资模式,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5、创新生态产品交易方式: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完善相关交易平台,探索跨区域交易路径,加快开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扩大增值收益空间。同时,完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获得合理回报。
6、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大数据、AI技术、卫星遥感、自动监控、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创新融合应用,提升治污效能,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7、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通过“产业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数字产业化”创造市场新产品、产业新业态、商业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治理”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四、案例分析
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案例背景
浙江丽水,被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范。丽水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分析和借鉴。
2.主要做法
01、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丽水市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丽水市积极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0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丽水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9年位居浙江省第一,成为全国唯一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名前十的城市。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丽水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
03、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为了科学评估生态产品的价值,丽水市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该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生态产品进行价值核算,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核算,丽水市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所在,为后续的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发展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04、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丽水市通过打造“丽水山耕”等区域公用品牌,将生态产品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这些品牌不仅代表了丽水市优质的生态产品,还传递了丽水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尊重。通过品牌的推广和营销,丽水市成功地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3.成效分析
丽水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丽水市成功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市进一步提升了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4.结论与启示
浙江丽水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才能为生态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措施,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核算和品牌推广,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江西吉州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案例背景
作为江西省吉安市的中心城区,吉州区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依托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吉州区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探索“扩绿、兴绿、护绿”绿色发展路径,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主要做法
01、扩绿:构建三维立体绿化体系
• 城市绿化:吉州区在城市绿化方面,不仅注重提升绿化覆盖率,更注重绿化与社区共建、人居环境整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紧密结合。通过建设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屋顶绿化等,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绿化体系。
• 乡村绿化:在农村地区,吉州区将乡村绿化纳入村庄总体规划,通过实施森林乡村建设、庭院绿化美化等措施,实现了森林资源管护的网格化、全覆盖。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空中花园、立体绿化墙等三维立体绿化模式,丰富了乡村绿化的形式和内涵。
02、兴绿: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 吉州区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蜜柚、油茶、中药材、竹制品等生态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 为了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吉州区注重品牌培育和市场推广。通过注册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吉州特色的生态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宽了生态产品的销售市场。
03、护绿: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 吉州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注重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通过建立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和保护。同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建立了“网格化”保护责任体系,确保了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 为了加强生态执法力度,吉州区创新推出了“生态检察官+林长”协作机制,设立了生态巡回法庭。这一机制有效整合了司法资源和行政资源,提高了生态执法的效率和权威性。
3.成效分析
01、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通过构建三维立体绿化体系和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吉州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02、生态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吉州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些产业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03、生态产品价值得到实现:吉州区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品牌等措施,成功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这一转化不仅为吉州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吉州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结论与启示
01、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吉州区的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才能为生态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02、创新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吉州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注重创新思路和举措。通过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构建三维立体绿化体系等措施,实现了生态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和利用。
03、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保障:吉州区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加强生态执法等措施,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共建共享,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结语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通过持续做优做强地方特色农业、深挖文化内涵、科学核定生态产品类型、拓宽实现渠道、创新交易方式、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及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等措施,可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双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