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与此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PART.01
什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融合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质化、高效化等特征,旨在培育未来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农业并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它依托先进技术手段、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资源投入和环境损耗,是支撑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科技创新、绿色生产、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措施,农业新质生产力将不断推动农业向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做出重要贡献。
PART.02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系
1、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产品品质
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现代农业科技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为生态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提高了生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例如,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优化种植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通过智能化农业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绿色生产方式降低生态产品成本
农业新质生产力注重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循环农业等措施,降低生态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有助于提升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农产品的需求。
3、产业融合拓展生态产品市场
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例如,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可以开发出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持续增值。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科技支撑、绿色生产方式和产业融合路径;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需求也推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PART.03
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应用。信丰县“生态”理念下的脐橙产业转型升级
信丰县作为“中国脐橙之乡”,由于过度开采稀土资源和农产品用肥用药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信丰县开始实施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略,推动脐橙产业的转型升级。
具体做法
1、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
信丰县实施了脐橙园土壤改良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依托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这一措施旨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肥力,提升脐橙品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多元化投资与项目化治理
信丰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项目实施补助,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资金、县级筹资和企业自筹,实现了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以安西脐橙种植园为核心区,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逐步将过量、不合理施肥的面貌改正过来,形成了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化的模式。
3、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信丰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将生态修复治理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配套建设了生产管理用房、脐橙文化博览馆、苗木科研中心等设施,提升了脐橙产业的附加值。同时,依托农夫山泉建设的“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景区获得了国家4A级景区称号,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主要成效
▷社会效益明显,脐橙已成为信丰农业的“当家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和生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提升。
▷绿色生态产品供给增加,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环保农产品的需求。
▷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信丰县实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赋能。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提高了脐橙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多元化投资和项目化治理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资金的充足;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则进一步提升了脐橙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共同促进了信丰县脐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PART.04
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1、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产品品质
通过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优化种植养殖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具体而言,精准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种植养殖过程更加科学、精细和高效,从而确保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生态安全。
同时,智能化农业装备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装备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生态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2、绿色生产方式降低生态产品成本
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是降低生态产品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显著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这种生产方式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的耕作方法、有机肥料的施用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化、生态化。
同时,发展循环农业也是降低生态产品成本的关键。循环农业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3、产业融合拓展生态产品市场
通过加强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开发出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还能进一步丰富生态产品的种类和内涵。这种跨产业的融合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农业观光领域,通过打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文化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学习,进一步扩大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休闲农业则以乡村生活为核心,提供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服务,让消费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同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挖掘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结合现代营销手段,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
4、政策引导与支持
在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生态修复和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这些政策不仅为农业产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通过税收减免、市场准入等优惠措施,加大了对绿色生态产品的扶持力度,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得以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了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语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显著的赋能作用。通过科技创新、绿色生产、产业融合和政策引导与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提升。然而,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科技创新不足、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困难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展望未来,农业新质生产力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农业向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双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