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CCER的重启,首批29项CCER减排项目已经正式挂网,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项目都在陆续开发当中。
近日,全国CCER市场重启后体量最大的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启动,张家口塞林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林数科有限公司将按照造林碳汇方法学,将该市475万亩新造林开发为CCER林业碳汇项目。
据测算,目前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据预测,2060年我国难以避免的碳排放约有2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林草碳汇能吸收一半以上碳排放。
林业碳汇指的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将其储存在树木、植被和土壤中,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通过林木的生长、林地保护和恢复等方式,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将其长期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从而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林业碳汇可以开发?开发流程是什么样的?碳汇量如何测量?
01 适合开发碳汇的林地
首先,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必须是在2012年11月8日以后造的林;
其次,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必须是乔木、竹子和灌木造林。
此外,这三类林业类型可以开发CCER: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细分下还会有很多类型,比如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等,再细分点还有护岸林,护路林、海防林等等。
●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简单理解就是种的树是为了以后砍伐用的。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保护环境和开展科学实验等特殊用途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最后,以下这几类不能开发CCER碳汇项目:
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果林有香榧、枣、苹果、梨等等;食用原料林有咖啡、茶树、椰子等;化工原料林有油茶、小桐子、棕榈等;药用林有杜仲、厚朴、肉桂等。
2、非林地上的通道绿化:非林地就不是林地了,通道绿化就是围绕着道路、河路造的林,通常是带状的。
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绿化:简单说就是城镇和农村里面种的树,因为很多林就是造在城市和农村附近的,像什么绿化项目,路边种的树,农村房前屋后种的,零零散散的基本上就不行。
02 碳汇项目开发流程
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开发包括以下8个流程:
(1)编写项目设计文件
一般情况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项目设计由专业咨询公司完成。这涉及基准线确认、造林项目设计调查(对于造林项目)、或者森林经营方案(针对森林经营项目),并提交给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等待批复。
项目业主或咨询公司负责展开调研和开发工作,识别项目基准线,进行附加性论证,预估减排量,并制定减排量计算表。接着编写项目设计文件(PDD),准备提交项目审定和备案所需的完整证明文件和支持性材料。
(2)项目审定
项目业主或咨询机构负责进行审定备案。审定机构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以及碳汇项目方法学,按规定程序独立进行审定。审定程序详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项目业主或技术咨询机构跟踪项目审定进程,向审定机构提供项目相关问题的反馈并进行澄清,修改和完善项目设计文件。审定合格后,审定机构(DOE)出具审定报告。
(3)项目备案
项目经过审定后,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申请项目登记。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材料,审查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并根据审定报告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登记备案。
(4)项目实施
根据项目设计文件(PDD)、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造林或森林经营项目作业设计要求,开展营造林项目活动。
(5)项目监测
按备案的项目设计文件、监测计划和监测手册执行项目监测活动,测量造林项目实际碳汇量。编写项目监测报告(MR),准备核证所需的支持性文件,用于申请减排量核证和备案。
(6)减排量核证
项目业主或咨询公司委托国家主管机构备案的核证机构进行独立核查。核查程序也详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项目业主或技术咨询公司陪同、跟踪核查工作,向核查机构反馈项目问题并进行修改和完善项目监测报告。审核合格的项目将获得核查机构出具的减排量核证报告。
(7)减排量签发
项目业主向国家主管机构提交减排量备案申请。国家主管机构委托专家评估,并根据评估意见进行联合审查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签发减排量备案。
(8)碳汇交易
●交易所交易:CCER在碳交易所进行交易,这些交易可以被重点排放单位购买以实现其减排目标,或者被其他组织、机构用于自愿减排或履行社会责任等活动。
●买卖协议交易:这种情况下,项目业主和买家直接协商,业主可以按照约定向买家交付CCER。买家通常会支付定金或预付款,随后在每次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签发的减排量后交付相应的林业碳汇CCER。
总体而言,林业碳汇CCER 项目一般需要8个月以上的周期才能完成,开发流程较为复杂。
03 碳汇量测算
碳汇量的测算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碳层划分
CCER项目需要根据造林时间、树种、密度进行碳层划分,复杂一些会考虑海拔和坡向;而VCS项目一般是根据树种划分。
2、碳源和碳库的选择
基准线情形如果没有散生木就不考虑碳库了,基线碳吸收量就为0,如果有散生木就需要进行标记,实测阶段就不测量不计入总的碳汇量里面;或者不标记,那基线就不为0,最终测算的时候需要减去散生木生长过程积累的碳汇量。
碳源就只考虑发生火烧情况的排放,发生火烧后需要测量火烧面积,用火烧排放公式测算碳排放量,这一般是发生在监测期内,而火烧后的部分要移出边界,而且最终碳汇量要扣除这一部分。
3、碳汇量测算方法
碳汇量测算有两个方法:生物量方程法和生物量转换因子法。
(1)生物量方程法
首选生物量方程法,计算逻辑就是先求得生物量,再用生物量×含碳量,就得到了生物质碳储量,碳储量指元素碳的量,最后还需要×44/12转换成二氧化碳的量。
在项目设计阶段,采用乔木林全林生物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相关方程,计算乔木林全林(或地上)生物量,计算的时候直接找公式套就好了,变量就是树龄和面积,注意要使用项目所在地区的树种方程。
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话,需要实测样地里面的实际胸径和树高(一般只测胸径就够了),胸径一般是从树的地面根部以上1.3米高处。得到胸径数据后按以下公式计算全林生物量:
生物量乘以对应树种的含碳率得到碳储量:
(2)生物量转换因子法
将乔木蓄积量(或单株材积)转换为乔木林(或单木)的全林(或地上)生物量。计算地上生物量时是用乔木林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转化为乔木林全林生物量
利用基本木材密度和生物量扩展因子将乔木林蓄积量转化为乔木林地上生物量,再利用乔木林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计算全林生物量: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双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