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碳汇

林业碳汇资讯

从田间到碳市场:农业碳汇项目4大盈利新模式

2025-04-30

引言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农业不再只是粮食生产,更成为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战场。农业碳汇——通过改善种植技术、保护性耕作、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碳吸收,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农民增收、企业转型的新赛道。 一、农业碳汇:被低估的“碳”潜力股 农业碳汇的隐形价值 保护性耕作: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长期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使土壤碳储量提升14-20%。这种耕作方式减少土壤扰动,降低有机质分解速率,同时促进微生物活性,形成稳定的土壤碳库。 秸秆还田:据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分析,秸秆还田可使土壤碳储量提升8-13%,并增加表层土壤氮、磷储量。 有机肥替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

查看更多

乡村振兴视域下林业碳汇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2025-04-28

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叠加机遇下,林业碳汇正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然而,当前林业碳汇收益分配面临“产权模糊”“分配失衡”“资本垄断”等核心矛盾,制约生态红利向乡村的普惠转化。本文结合福建永定、贵州大方、河北丰宁等地的实践案例,系统分析收益分配机制的创新路径与优化方向,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 01.现实困境:收益分配的三重矛盾 1.产权界定模糊引发权属争议  现行《森林法》《民法典》虽明确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但未细化碳汇收益权的归属。例如,福建永定区因未在承包合同中明确碳汇收益权,导致林农与企业长期纠纷。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中,经营权流转…

查看更多

GEP模式下林业碳汇的实践与创新

2025-04-24

前言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耕,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正成为衡量生态价值的全新标尺。林业碳汇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树固碳”,而是在GEP体系下,将每一片森林转变成了会呼吸的“生态资产”。 GEP重构林业碳汇新维度 1.GEP概念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简称GEP),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总和的重要指标。它系统涵盖三大核心价值维度:一是物质产品价值,包括粮食、木材等直接产出;二是调节服务价值,如气候调节、洪水调蓄、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三是文化服务价值,涉及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美学体验等…

查看更多

从田间到碳市场:“绿色生态+”如何激活农业碳汇

2025-04-22

导语 全球气候危机下,农业碳源与碳汇的双重角色日益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比约17%,但农田土壤、作物光合作用等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潜在碳汇。中国“双碳”战略要求农业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成为稳定碳汇。然而,传统农业依赖化肥农药、资源利用率低,碳汇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理念应运而生,以生态优先、循环经济为核心,融合科技、政策与市场机制,为激活农业碳汇提供新路径。 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1.理论内涵 “绿色生态+”以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协同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如精准农业、生态种植)、政策引导(碳汇补贴、生态补偿)与市场机制(碳汇交易、…

查看更多

林业碳汇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研究——以永定区“4628”模式为例

2025-04-2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林业碳汇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碳汇开发不仅有助于增加森林碳汇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能为林业经营者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林业碳汇开发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利益,确保各方都能从中受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永定区推行的“4628”碳汇收益分配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628”碳汇收益分配机制概述 机制内容 永定区“4628”碳汇收益分配机制是指碳汇开发收益的40%归林业国企,60%归村(居)委会与林业经营者,其中村(居)委会占20%、林业经营者占80%。这一分配比例将林业碳汇开…

查看更多

湖南省林业碳汇发展进展与创新实践

2025-04-14

引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湖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和林业资源大省,近年来在林业碳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系统梳理湖南省林业碳汇政策体系、项目开发进展、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和典型案例,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全国林业碳汇发展提供参考。 发展背景与资源禀赋 资源基础与生态优势 湖南省森林覆盖率高达59.98%(2023年数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02%),森林面积约1.95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6.98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其中湘西、湘南的武陵山、…

查看更多

中国各省林业碳汇政策及资金支持汇总分析

2025-04-07

引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手段,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省份陆续出台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政策,并通过财政补贴、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本文汇总分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碳汇政策及资金支持措施,探讨其发展趋势及未来方向。 国家层面政策概述 在“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推动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政策,包括: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2021年):提出推动林业碳汇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明确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和交…

查看更多

内蒙古碳汇实践: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的样本

2025-04-03

全球气候危机加剧,碳中和成为人类共同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以“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引领,构建多层次碳市场体系。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重启,为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打开价值转化通道。内蒙古自治区凭借广袤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成为全国碳汇经济的先行者。其通过开发CCER项目、创新地方碳普惠产品、推动政企协同,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碳汇开发—经济收益—反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01.生态资源禀赋:超级碳库的天然优势 内蒙古横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生态功能覆盖全国40%以上的国土面积,是…

查看更多

“双轨并行”融资创新:林业碳汇质押+CCER挂钩贷款新模式

2025-04-02

在“双碳”目标的战略指引下,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正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加速转化。然而,林业项目普遍面临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融资困境。传统林权抵押贷款受制于林木采伐限制和价格波动,难以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 在此背景下,“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开发挂钩”贷款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通过将未来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标的,并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开发深度绑定,构建起“生态资源-碳资产-金融资本”的价值转化闭环,成为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创新实践。截至2023年,福建、浙江等地试点项目已撬动超20亿元信贷资金,为林业碳汇金融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01.核心机制解析 (一)林业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