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碳汇

林业碳汇资讯

林业碳汇国家试点:衢州“数智”先行 激活林业“碳”索动能

2025-08-01

导读 为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碳库”的重要作用,国家林草局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衢州市、丽水市、安吉县入选建设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同步开展建设了省级林业增汇试点县10个、省级林业碳汇先行基地35个11万亩,为浙江林业碳汇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迈出创新步伐。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作为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以来,始终以林业碳账户为突破口,构建起“数字赋能、场景融合、县域创新”的林业碳汇发展新模式,在林业碳汇管理、价值转化和机制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双碳行动”的改革范例。 数字赋能碳汇 智引全民植绿 “碳账户就像森林的‘银行…

查看更多

从田间到碳市场:碳汇农业与共享经济的融合与实践

2025-07-2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作为重要的碳源与碳汇载体,其碳汇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与此同时,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分散农业资源,显著降低生产边际成本、提升效率。这种“碳汇农业+共享经济”的融合模式,不仅为农业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更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一、核心概念与融合逻辑 1.核心概念 碳汇农业是通过改良耕作方式、优化土地利用及创新育种技术,提升生态系统碳储量,实现固碳减排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协同。其技术路径包括农田碳汇、森林碳汇及循环碳汇。 共享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模式多样,包括设备共享、人力共享、土地共享、物流共享、仓储共享及共享农庄等,…

查看更多

C4植物碳汇价值与农业碳汇协同发展模式探索

2025-06-23

引言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作为重要的碳排放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其碳汇功能的开发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等,因其独特的光合作用机制,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和固碳能力,在农业碳汇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探索C4植物碳汇价值与农业碳汇的协同发展模式,为农业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C4植物碳汇的生物学机制 C4植物之所以具有高效的光合固碳能力,源于其独特的C4光合作用途径。与C3植物不同,C4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

查看更多

林业碳汇+两山合作社:生态价值开发新模式探索

2025-06-19

引言 在“双碳”战略下,林业碳汇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关键路径。据国家林草局,我国森林碳储量超92亿吨,年增汇约7-8亿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力量。传统生态资源分散低效,“两山合作社”作为升级模式,以市场化、规模化手段激活生态资产,推动资源向资本转化。 一、林业碳汇+两山合作社:模式内涵与机制设计 01.模式定义与核心逻辑 碳汇: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湿地保护等生态活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可量化、可交易的碳信用产品。其核心在于将生态服务功能转化为经济价值。 两山合作社:由政府授权的国资平台主导,通过整合碎片化生态资源资产(如林地、湿地、水域等),构建“资源收储—价值评估—市…

查看更多

林业碳汇国家试点丨安吉县竹林碳汇共富实践

2025-06-12

导读 为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碳库”的重要作用,国家林草局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衢州市、丽水市、安吉县入选建设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同步开展建设了省级林业增汇试点县10个、省级林业碳汇先行基地35个11万亩,为浙江林业碳汇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迈出创新步伐。 即日起,为展现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周年成果成效,推出林业碳汇试点系列报道,与您共同见证浙江林业碳汇的先行示范,感受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过程中的“碳”索精神。 浙江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县以87万亩毛竹林为基底,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

查看更多

国有林区碳汇价值洞察:潜力评估与可复制模式探索

2025-06-10

碳汇成为国有林区新赛道,源于“双碳”目标下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碳库”,其碳汇功能对减缓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发展碳汇林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为国有林区转型提供新动力,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一、潜力评估:科学量化国有林区碳汇家底 评估方法论 碳储量测算 数据来源与测算对象:充分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将乔木林、竹林、灌木林作为重点测算对象。这些林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储量对于整体森林碳汇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 计量范畴界定:明确生物量碳库与土壤有机碳库为关键计量范畴。生物量碳库涵盖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碳储存;土壤有机碳库则聚焦于…

查看更多

“碳汇+生态旅游+康养”的多元化价值开发模式探索

2025-06-03

引言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碳汇+生态旅游+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正成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中国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4.5%,森林碳汇储备突破130亿吨,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康养产业年增长率达18%。这一模式通过整合生态保护、经济开发与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生态资产—经济价值—社会福祉”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大产业的协同逻辑 碳汇经济:生态价值的量化基础 碳汇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资产,为多元化开发提供底层支撑。例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碳汇交易项目,2024年实现首笔35万元碳汇收益,其中“吊罗山金钟藤…

查看更多

从湘林碳票到浙林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区域实践样本

2025-05-20

引言 林业碳汇作为国际公认的经济有效的碳中和路径,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具有关键作用。湖南湘林碳票与浙江浙林碳汇的实践,为全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框架。 一、湘林碳票:制度创新驱动生态价值转化 湘林碳票是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人工乔木林地、竹林地、油茶林所产生的碳汇量官方凭证。经计量、监测、审核等严格程序确认后,可用于交易、抵(质)押、融资、抵消碳排放等,是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的核心载体。2025年4月,湖南省林业局正式签发首批湘林碳票,范围覆盖省级林业碳票应用先行区“一市六县”,首批8个项目签发量共计40.8万吨,预计资产价值超3000万元。 政策体系构建 顶…

查看更多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问题与解决路径的系统性分析

2025-05-06

引言 林业碳汇项目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我国拥有42.6亿亩林地资源,森林覆盖率达23.04%,具备巨大碳汇开发潜力。然而,项目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技术门槛高、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碳汇价值的实现。本文从方法学、成本收益、市场机制、政策法规、技术能力等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浙江庆元等地的创新实践,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核心问题 林权过于分散 家庭承包制主导:全国集体林地中,家庭承包经营占比达58%,户均经营面积不足10亩,且存在“一地多证”“一证多地”现象。 流转市场碎片化:林地流转多以村集体内部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