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韶关市分行的指导下,广发银行韶关分行通过购买南雄市水稻农业碳汇打造韶关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零碳网点”,并向农户成功发放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这也意味着农业碳汇“开发+交易+信贷+零碳网点”模式在南雄试点成功,为广东省首创。
从水稻碳汇的开发、交易、质押到银行放贷、打造“零碳网点”,整个过程贯穿“碳项目”“碳应用”“碳金融”,破解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四难”问题,促成了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因地制宜建立农业碳汇账户打造“零碳网点”
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农业生态资源丰富,资源价值化前景广阔。不过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普遍面临“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依托“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南雄工作机制,探索农业碳汇项目开发路径。
据了解,农业碳汇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农业种植、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或活动,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的一种新兴模式。
在多方合力的推动下,成功在南雄部分村先行试点水稻碳汇开发,为18个村和三家农业公司共建立4061个农业碳汇账户。
广发银行韶关分行通过购买68吨南雄水稻农业碳汇用于抵消其营业部因装修、办公运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网点装修建设运营的碳中和目标,获得由广业检测集团认证的碳中和证书,完成“零碳网点”创建。
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开展农业碳汇融资模式
为更好发挥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韶关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碳汇收益权等生态资产权益抵质押融资业务,其中南雄农商行、广发银行韶关分行已创新落地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
邱先生是南雄当地水稻种植大户,在南雄市全安镇拥有500多亩的水稻种植基地,近期计划投入资金购买农药化肥及农机设备,但由于缺乏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融资额度不足。
了解到该情况后,南雄农商行主动上门与客户沟通,创新性提出将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纳入质押范围,经由广业检测集团对水稻生态碳汇价值进行核算和评估,并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该笔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最终成功地以“碳汇质押”增信方式向邱先生发放10万元贷款。
同时,广发银行韶关分行创新开展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为南雄市水口镇的水稻种植农户提供19万元信贷支持。
“农业碳汇‘开发+交易+信贷+零碳网点’模式既实现了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又为农户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支持了生态农业发展,助力农户增收。”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也体现了韶关金融机构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这两篇大文章的社会责任担当。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立足韶关实际,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助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韶关经验”。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农林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