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减碳零碳、数字技术,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两大前沿领域。得益于时代进步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也在持续迭代,美丽乡村向零碳乡村升级,数字乡村向智慧乡村升级,零碳与智慧相互赋能、协同融通的和美乡村,正在擘画出未来乡村的实景图。
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林农业等碳汇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等零碳技术,林农碳汇交易等手段,综合运用智慧能源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零碳智慧乡村,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此外,零碳智慧乡村还能够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1 零碳智慧乡村全景解析
零碳智慧乡村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实践,目前已经在国内展现出积极的探索态势。例如长三角地区正致力于通过清洁能源的广泛利用、智能技术的深入融合以及绿色农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乡村向零碳排放目标迈进。这些努力不仅体现在乡村能源系统的优化升级上,也体现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中。虽然零碳智慧乡村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成本、政策支持等,但其对乡村生态环境改善、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巨大潜力,使得这一领域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零碳乡村”试点建设,各地实际建设虽然有所区别,但基本以绿色农业为动力、数字技术为支撑。
一 绿色农业零碳智慧乡村的核心动力
绿色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强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碳排放,创造农业碳汇。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排增汇:绿色农业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增加土壤碳汇,实现碳的负排放。
▷▶能源替代:绿色农业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生态修复:绿色农业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乡村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二 数字技术零碳智慧乡村的基石支柱
数字技术,是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集合体,它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精准监测与保护、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等功能。在零碳乡村建设中,数字技术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源优化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乡村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还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环境监测与保护:数字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乡村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这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还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害预测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推动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
02 零碳智慧乡村增收路径
零碳智慧乡村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在乡村范围内,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用先进的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生态农业等技术手段,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低碳化,最终实现乡村碳排放的“净零排放”。其目标是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碳交易等措施,构建气候友好、环境宜居、经济繁荣的乡村社会。
一 资源做底碳汇抵消实现“碳中和”
零碳智慧乡村建设依靠乡村生态资源底色,发挥生态碳汇交易机制的作用,提升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更有助于提升农民的资源收入。
应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交易试点,不断完善和扩大农业碳汇交易范围,加快农业相关碳汇、精准减排方法学的研发与应用,引导和鼓励企业与机构参与农业碳汇交易,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创造绿色乡村新财源。
▶以南京九华村为例:
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成功通过专家组现场认证和审核,获得全国首张“零碳乡村”认证证书。九华村地处江苏与安徽两省交界处,地貌属丘陵山区,具有丰富的碳汇资源。零碳乡村并非不排放碳,而是能在村域范围内将所有碳汇吸收消化掉。九华村在采取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绿色低碳管理等措施外,还采用森林碳汇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源清除。
零碳乡村既是对现有环境的肯定,也是对现有环境的要求。在严格的环境保护前提下,九华村采用农体旅融合发展模式,其中茶园和滑翔伞飞行营地成富民增收主要抓手。未来九华村将进一步升级乡村旅游产业,依托“零碳乡村”荣誉,进一步宣传推广,整合茶叶、西瓜、草莓、草鸡蛋等农产品,设计赋予零碳商标,提升附加值。
二 数字赋能智能科技启动“绿色资产”
零碳智慧乡村建设过程中,以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五大核心模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且发展迅速。
数字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它是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 能够实现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大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数字技术改造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引领现代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减少农业碳排放的同时有效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同时,数字赋能乡村将在碳汇清单和数据的收集上系统集成化,有助于推动乡村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构建,加强农业减碳增汇数字化核算能力,这种通过大数据引导乡村碳市场的数字经济将对乡村的低碳转型起到显著的助推作用,能加强农业减碳增汇数字化核算能力,还可高效监管农业“双碳”战略在基层实施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
▶以浙江梅林村为例:该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东部,历史上由钱塘江改道后围涂而成,曾因粗放式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梅林村采取了数智驱动和系统施治的策略,将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梅林村成为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之一。
梅林村积极探索数字赋能,花大力气从环境污染的源头开始治理,重点围绕乡村双碳大脑、电力驿站、邻里中心绿色改造、生活垃圾分类监管等方面,共绘乡村“生态共富”云。梅林村以全息感知的数智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打造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的生活场景,实现乡村低碳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浙江省“千万工程”重要起源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村,梅林村发布了浙江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全力打造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于一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本,奋力书写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梅林答卷”。
结语
零碳智慧乡村是个前沿概念,一个是对应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一个是对应数字中国、数字乡村,把握了国家的战略要求,就把握了面向未来的大趋势。当然,建设什么样的零碳智慧乡村、如何推进零碳智慧乡村,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实践,对标国际最好水平,为各地的零碳智慧乡村建设,树目标、找路径。期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建设一批实践基地,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引领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相信在未来不远的日子里,零碳智慧乡村的美丽画卷一定会变为现实!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林农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