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碳汇潜力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作为连接农业减排与碳市场的重要桥梁,正逐步展现出其在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独特价值。
01 平台背景与意义
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碳减排和碳汇增加的潜力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交易试点,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和碳汇增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意义:
• 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实现生态经济化,有助于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 通过鼓励农民增加碳汇获得生态收益,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 通过激励农民采取增汇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系统的气候韧性,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02 平台发展与现状
1、平台建设
2022年5月,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并发放全国首批农业碳票。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建立了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如福建厦门、浙江、江苏等地。
2、政策推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农业碳汇政策布局及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农业碳汇政策法规体系不断明晰,支持工具逐渐系统完善。例如,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包括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农田碳汇提升在内的十大行动内容。
3、实践探索
多个地区通过搭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构建计量监测标准体系、建立风险保障及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式,不断丰富农业碳汇相关配套措施。例如,福建省以茶园为实践对象,全面开展农业碳汇监测,探索符合国际规范、契合福建实际的农业碳汇监测标准、核算体系和方法。
03 平台功能与运作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作为连接农业碳汇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平台不仅为农业碳汇的开发、测算、交易和登记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还通过一系列功能确保了碳汇交易的公平、透明和高效。
1、农业碳汇开发
(1)项目识别与规划:
• 平台首先识别具有碳汇潜力的农业项目,如生态茶园、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农田碳汇提升等。
• 对这些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其符合碳汇交易的要求和标准。
(2)项目实施与管理:
• 按照规划实施农业碳汇项目,如种植特定的作物、采用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低碳农业技术。
•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碳汇效果。
2、农业碳汇测算
(1)数据收集与监测:
• 平台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作物生长情况、土壤碳含量变化等。
• 利用先进的碳汇计量和监测技术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碳汇量计算与核证:
• 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结果,计算项目的碳汇量。
• 邀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碳汇量进行核证,确保碳汇量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农业碳汇交易
(1)交易撮合与谈判:
• 平台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
• 买卖双方进行谈判,确定交易价格、数量等条款。
(2)合同签订与执行:
• 买卖双方签订正式的农业碳汇交易合同。
• 平台监督合同的执行,确保交易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3)资金结算与交付:
• 平台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确保交易款项的及时、安全支付。
• 碳汇量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交付,完成交易过程。
4、农业碳汇登记
(1)碳汇资产登记:
• 平台对交易完成的农业碳汇进行资产登记,确保碳汇资产的合法性和权益性。
• 为交易双方提供碳汇资产的证明和凭证。
(2)碳汇资产管理:
• 平台对登记的碳汇资产进行管理,包括资产的更新、转让、注销等。
• 为交易双方提供碳汇资产的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碳汇资产。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其丰富的功能和高效的运作机制,为农业碳汇的开发、测算、交易和登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领域的碳减排和碳汇增加,还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04 助力“生态分红”的具体表现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其独特的运作机制,不仅促进了农业碳汇的有效交易,还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分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的茶园碳汇交易
背景: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优质茶叶的重要产地。这里的茶园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生计,还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具有显著的碳汇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些碳汇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们对于如何将这一“隐形资产”转化为实际收益感到困惑。
实施: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出现,为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农民带来了转机。平台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对茶园进行了科学的碳汇测算,确定了其碳汇量。随后,平台将这些碳汇资源纳入交易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在平台的推动下,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农民与多家企业签订了碳汇交易合同。这些企业为了履行其社会责任,减少碳排放,纷纷购买茶园碳汇,以抵消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成效:
通过碳汇交易,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农民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这些收益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激发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农民们开始更加注重茶园的管理和维护,采用更加环保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的碳汇能力和茶叶品质。
此外,农业碳汇交易的成功案例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优质的茶叶,还可以亲身感受到茶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果。这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生态分红”表现:
经济增收:农民通过碳汇交易实现了经济增收,增加了收入来源,提升了生活水平。
生态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升了茶叶品质,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碳汇交易的成功案例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
丽水松阳县茶园碳汇交易
背景:
丽水松阳县新兴镇李山头村,拥有3278亩广阔的茶园,这些茶园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生计,更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具有显著的碳汇价值。然而,在过去,这些碳汇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实施:
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及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李山头村的农民开始了解并参与到碳汇交易中。通过“CNS碳汇宝”平台,李山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某公司成功完成了浙江省首单茶园碳汇的现场交易。过去两年,李山头村的茶园累计产生1416吨碳汇,在此次交易中,实现了5万元人民币的交易额。
成效:
经济收益:通过碳汇交易,李山头村的农民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这些资金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计选择。
生态保护:碳汇交易的成功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他们开始更加注重茶园的管理和维护,采用更加环保的种植方式,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施有机种植等,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的碳汇能力和茶叶品质。
社会影响:此次茶园碳汇交易的成功案例,不仅为李山头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松阳县乃至浙江省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为国家农业减排固碳发挥了示范作用,为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融合:茶园碳汇交易的成功还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优质的茶叶,还可以亲身感受到茶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这些案例,我们看到农业碳汇交易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激发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双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