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4年7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CCER),具体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这是继去年10月发布的首批四个方法学(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CCER项目已延伸至6个领域方向。
一、详细解读
此次征求意见的两个方法学,分属两个行业领域:《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属于甲烷减排,可以归入燃料(固体、石油和天然气)的逸散性排放;《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则属于交通运输领域节能,拓展了目前CCER项目所属的行业领域范围。
显著特点
这两个新增方法学能从众多提交的备选方法学中胜出并率先发布,其显著特点如下:
▷▶新发布的两个方法学均为所处行业中投资成本高或技术难度大、推广程度低的新型减排项目。基于这一特点,两个方法学均秉承了首批方法学的趋势设置为免额外性论证。
▷▶新发布的两个方法学的已有项目规模均较小,可以看到主管机构期待通过CCER的额外收益政策刺激此类技术和项目的推广,起到真正推动加速减排的作用。其中,全国已经投入运行的煤矿瓦斯无焰氧化项目仅有20 个左右,年减排量约为450万吨年减排量,而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项目目前估计的年减排量仅为30万吨左右。
以上特点显著突出了生态环境部此前强调的择优发布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可靠、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方法学这一原则。但从全国碳市场CCER供需关系来看,目前全国碳市场电力行业的CCER理论年需求量约为2.5亿吨;如果考虑第二批即将扩容纳入的行业,CCER理论年需求量将增长至4亿吨左右。而目前已发布的6个CCER方法学已建成项目的理论年减排量供给仅约为1500-2500万吨左右,供需存在数量级的差距,期待加速第三批、第四批CCER方法学的出台。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方法学
煤矿瓦斯回收利用方向,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也是第二批CCER纳入呼声最高的方向。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增温潜势高,寿命短,对全球温升的贡献约占一半。煤炭甲烷逃逸排放是我国最主要的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国甲烷排放总量的40%。煤矿瓦斯利用是煤炭甲烷减排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浓度高于30%的煤矿瓦斯可以直接用于民用和工业用气、压缩天然气(CNG)、发电等,浓度在 8%—30%的煤矿瓦斯可以用于内燃机发电,经济性较好。浓度低于8%的低浓度瓦斯及风排瓦斯可以通过无焰氧化技术进行销毁,过程产生的氧化热用于供电,但投资成本高、经济性差,仍处于项目示范阶段。
本次公布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是用于甲烷体积浓度不超过8%的煤矿瓦斯以及风排瓦斯的利用,煤矿瓦斯无焰氧化项目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项目投资成本高,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全国已经投入运行的煤矿瓦斯无焰氧化项目仅有20个左右,项目收益率皆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3%,不具备经济性。因此本方法学采用免予额外性论证的方式,对此类项目的申请非常利好。
适用项目类型
适用于井工煤矿(不包括废弃或关闭的井工煤矿)采用以下任意一种减排技术的项目:
1)利用收集的风排瓦斯,通过无焰氧化分解销毁,或分解销毁后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
2)从瓦斯抽采泵站输出的甲烷体积浓度不超过 8%的煤矿瓦斯与收集的风排瓦斯和/或空气进掺混,通过无焰氧化分解销毁,或分解销毁后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
项目计入期
1)项目寿命期限的开始时间为项日建成投产日期。项目寿命期限的结束时间应在项目正式退役之前;
2)项目计入期为可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的时间期限,从项目业主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的产生时间开始,最长不超过10年。项目计入期须在项目寿命期限范围之内。
项目边界
项目边界包括风排瓦斯收集系统、煤矿瓦斯安全输送系统、配气系统、无焰氧化系统、发电 系统,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电网中的所有发电设施。煤矿瓦斯的抽采泵及前端不包括在项目边界内。
温室气体排放源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项目边界内选择或不选择的温室气体种类以及排放源如表 1 所示。
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方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这个属于交通运输方向的方法学的公布可以说几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因为涉及的业务群体相对较小,但对于有相关行业资源的企业来说绝对是要牢牢把握的机会。
隧道照明系统是营造车辆安全运行环境、保障公路隧道安全运营的关键系统,也是公路基础设施耗能的主要环节。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我国公路隧道年均电能消耗约为106.7亿度,其中照明系统电能消耗占比高达60%—80%。为了推动隧道照明系统利用高光效照明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如有)提高能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高光效隧道照明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符合政策导向且减排效果明显。依据调研结果估算,本方法学发布后,项目年减排量约为30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减排量可增加至100万吨二氧化碳。
目前在升级改造或新建的公路隧道照明系统项目中,采用初始光效150lm/W以上的高光效隧道照明灯具的隧道数量占比不超过10%,且成本比普遍使用的初始光效120lm/W的照明灯具高20%以上。如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则需要加装一定数量的照明控制柜和前端感知单元,与不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的隧道相比,成本增加10%—30%,明显高于当前主流技术。因此, 符合本方法学要求项目的额外性同样免予论证。
适用项目类型
适用于单座公路隧道或多座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节能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同一法人所有的多座公路隧道可一同开发和申请登记。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采用初始光效不小于150lm/W且不小于《公路LED照明灯具 第2部分: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JT/T 939.2)》I级初始光效等级规定值的高光效隧道照明灯具;
2)项目隧道照明系统安装有可连续监测和定期记录能耗数据的电能表等电能计量装置;
3)项目需提出明确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被替换的隧道照明灯具等设备不在其他项目隧道中重复应用;
4)多座公路隧道应限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且属于同一法人所有;
5)项目监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且与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https://www.cets.org.cn)联网,减排量产生于项目计入期内、数据联网之后;
6)项目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政策。
项目计入期
1)对于单座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节能项目,项目寿命期的开始时间为项目正式运营的日期,项目寿命期的结束时间为公路隧道照明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再次升级改造的日期;
2)对于多座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节能项目,项目寿命期的开始时间为多座公路隧道中最早正式运营的日期,项目寿命期的结束时间为多座公路隧道中最早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再次升级改造的日期;
3)项目计入期为可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的时间期限,从项目业主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的产生时间开始,最长不超过10年。项目计入期须在项目寿命期限范围之内。
项目边界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项目边界为实施项目活动的单座或多座公路隧道涉及的隧道照明系统,包括公路隧道照明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如有)等,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电网中的所有发电设施,如图2所示。
温室气体排放源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项目边界内选择或不选择的温室气体种类以及排放源如表2 所示。
二、发展前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据统计,中国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6.81万亿立方米,排放的甲烷量巨大。中国目前拥有超过4300个煤矿,其中符合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条件的煤矿接近1000个,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这些地区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为煤矿瓦斯利用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煤矿瓦斯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有效利用煤矿瓦斯,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升矿井安全性。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煤矿瓦斯的减排潜力在2030年可达到223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MtCO₂e),而其平均减排成本仅为5美元/吨CO₂e,具备极高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预测,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煤矿瓦斯利用项目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十年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人民币,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隧道照明类项目就更偏向于神秘,一般属于公路隧道养护公司运营。
前景预测
两则方法学的公布,将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迎来广泛的机遇,推动行业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市场潜力
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鉴于我国煤矿瓦斯排放量巨大,且大部分为低浓度瓦斯,新方法学的出台将极大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减排行动。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项目将成为CCER市场中的热点。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潜力巨大。新方法学的出台将激励更多项目采用高光效隧道照明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经济效益
煤矿瓦斯回收利用:以中煤山西公司的瓦斯热电联供碳减排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显著的碳减排效果,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未来随着减排量的增加和CCER交易价格的上涨,此类项目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隧道照明系统的能耗将大幅降低,从而节省大量电费。对于多座隧道同时改造的项目来说,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产业链发展
新方法学的出台不仅将推动相关减排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技术提供商、碳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机构等相关行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技术提供商可以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为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碳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提供专业的CCER项目开发、管理和交易服务;投资机构则可以通过投资这些项目获得稳定的收益回报。
▷▶煤炭企业
煤矿企业是煤矿瓦斯利用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开发CCER项目,这些企业可以将原本排放的瓦斯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提高生产安全性,同时获得碳市场交易的收益。例如,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在山西保德煤矿的示范项目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项目年瓦斯利用量达到3440万立方米,发电量4504万千瓦时。
▷▶技术提供商
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提供瓦斯抽采、无焰氧化、低浓度瓦斯发电等技术的公司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够显著提高瓦斯利用效率,降低项目成本,并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无数的隧道,隧道在设计之初都是采用大功率的照明灯,并以24 h常亮的运行方式来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这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改造和新建类都可以根据CCER开发重新考量,推测玩法将会很多。
▷▶碳资产管理公司
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CCER项目开发、管理和交易服务。通过帮助企业开发CCER项目,管理公司可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优化碳资产交易,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投资机构
这两类项目前期投资较大,但长期收益可观,风险相对较低。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投资这些项目,获得稳定的回报,同时支持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能源结构优化。
▷▶政府和监管机构
政府和监管机构在推动两类项目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出台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政府可以促进更多企业参与瓦斯利用项目,从而实现全国减排目标和环境保护 。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林农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