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多地通过试点探索,创新了多种林业碳汇交易模式,不仅推动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还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本文将深入分析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的五大商业模式创新,探讨其成功经验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区域统筹开发模式
区域统筹开发模式是一种基于地方政府主导,整合区域内林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操作,提升林业碳汇的开发效率和交易价值。
创新亮点
政策协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林业碳汇开发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激励。
资源整合:将分散的林业资源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碳汇计量、监测和核查技术,确保碳汇项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成功案例
甘肃庆阳市在碳汇开发与交易领域,创新性地实施了“县区负责碳汇开发、市上统筹碳汇交易”的区域统筹开发模式,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一盘棋”格局。这一模式以子午岭林区造林碳汇项目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实现了碳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该模式以子午岭林区造林碳汇项目为核心,造林面积达49.7万亩,首期减排量约15万吨碳汇,预计年碳汇潜在收益逾亿元。
具体措施与成效
国有资产与农户利益双保障:
庆阳市在碳汇开发过程中,坚持“服务不分成、授权不流转”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农户利益不受损。
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参与到碳汇开发中,分享生态保护的成果和收益。
低成本高效开发:
庆阳市通过优化项目设计、提高开发效率等措施,将单个项目开发成本控制在200万元左右,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
生态保护与收益反哺闭环:
将碳汇交易收益用于反哺生态保护,形成了“生态保护-价值转化-收益反哺”的闭环。这一闭环机制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碳汇交易平台模式
碳汇交易平台模式通过建立专门的线上交易平台,为林业碳汇的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撮合、交易执行、资金结算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创新亮点
数字化交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碳汇交易的数字化、智能化。
透明公开:平台提供全面的碳汇项目信息和交易数据,增强市场透明度,提升投资者信心。
多元化产品:平台不仅提供基础的碳汇交易产品,还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成功案例
浙江丽水市通过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实现了林业碳汇的数字化交易闭环。该平台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不仅推动了碳汇市场的规范化、透明化发展,还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全面转化。截至2025年2月,平台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100亿元大关,涵盖了林权、林业碳汇等15类生态产品,成为生态产品交易领域的标杆。
具体措施与成效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收储环节:丽水市、县两级“两山合作社”负责资源收储工作,将用于交易的生态资源上架平台。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生态资源的精准识别、评估、收储和管理。市级“两山合作社”收储了全市69895.05亩可供碳汇开发的林地资源,开发“浙林碳汇”140997吨。
交易环节:平台提供了竞价、拍卖、协议转让等多种交易方式,确保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交易,实时掌握交易状态和成交结果。
开发与服务环节:平台还提供了生态产品的开发、设计、包装、营销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引入金融、评估、担保等第三方主体,为交易双方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
多元化应用场景:
大型活动碳中和:平台创新运用林业碳汇交易,抵扣实现了大型活动(会议)的碳中和。通过“一起碳中和”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从碳排放测算到一键购买林业碳汇、实时实现碳中和的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零碳”活动(会议)53场。
零碳机构创建:平台支持企业、机构等创建零碳机构,通过购买林业碳汇等方式抵消自身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其他应用场景:平台还支持生态司法损害赔偿、“山海协作”碳汇生态横向补偿机制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林农增收机制:
收益分配:平台建立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碳汇交易收益的58%返还给林农。这一举措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山区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碳票制度创新模式
碳票制度创新模式是通过发行林业碳票,将林业碳汇资源转化为可交易、可质押、可兑现的资产凭证,为林农和林业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和增收途径。
创新亮点
资产化:将无形的林业碳汇资源转化为有形的资产凭证,增强了其流动性和价值性。
金融创新:结合金融创新工具,如碳票质押贷款、碳票保险等,为林农和林业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激励机制:通过碳票交易,激励林农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生态保护活动。
成功案例
广西河池市作为广西森林资源大市和集体林业大市,创新推出“一项多票”模式,将碳减排量拆分为多张碳票,实现了交易、抵消、流转等多功能应用。2024年8月21日,广西首批林业碳票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式发行和交易,标志着广西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具体措施与成效
灵活拆分与多功能应用
灵活拆分:河池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项多票”的思路,将项目核发的碳减排量拆分成多张林业碳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交易与抵消需求。
多功能应用:林业碳票不仅具有交易功能,还可以用于抵消、流转、收储等多个用途,提高了碳票的市场流动性和使用价值。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管理
政策支持:河池市出台了《河池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林业碳票的定义、制发、交易、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为碳票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政策保障。
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管理,河池市规范了林业碳票的制发、交易流程,确保了碳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了碳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生态价值评估: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将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量化为具体的碳减排量,并制发成具有收益权的林业碳票,实现了森林生态价值的量化评估。
经济收益实现:通过碳票交易,森林的生态价值得以转化为经济收益,为林农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四、政产学研协同模式
政产学研协同模式是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各方共同参与林业碳汇的开发与交易过程,形成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创新亮点
资源整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林业碳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既懂林业又懂碳汇交易的复合型人才。
政策引导: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政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和推广。
成功案例
龙江森工集团通过“1+4+4”模式,构建了碳汇试点数智管理平台,并打造了制度、技术、计量、价值实现四维示范体系。
具体措施与成效
“1+4+4”运营模式构建
龙江森工集团通过“1+4+4”运营模式,构建了碳汇试点的数智管理平台,并打造了制度、技术、计量、价值实现四维示范体系。
“1”:构建1个龙江森工“双碳”绿色发展平台“一张图”,实现碳汇试点数智管理现代化。
“4”(制度、技术、计量、价值实现四维示范体系):
制度示范:建立碳汇试点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框架,为碳汇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技术示范: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遥感监测等关键技术,提升碳汇开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计量示范:建立科学的碳汇计量体系,确保碳汇量的精准核算和监测。
价值实现示范:探索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碳汇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4”(四项发展机制):
绿色高质量发展机制:推动碳汇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提质增效发展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碳汇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融合创新发展机制:促进碳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智赋能发展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碳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政产学研协同合作
龙江森工集团积极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格局。通过合作,集团能够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和技术支持,推动碳汇开发的创新和发展。
数据分析
碳汇量增长:龙江森工集团通过实施碳汇开发项目,有效提高了森林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例如,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作为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单位,通过增加造林和改变森林经营方式,提高了碳汇量。
经济效益提升:通过碳汇交易,龙江森工集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吊罗山金钟藤修复项目”为例,预计在20年计入期内碳汇交易额将超过1000万元。这为集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碳汇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国际与地方双轨并行模式
国际与地方双轨并行模式是指在国际碳交易市场和国内碳交易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实现林业碳汇资源的跨国交易和区域流通。
创新亮点
市场融合: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引入,拓宽了林业碳汇的交易渠道和市场空间。
规则对接: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
技术交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碳汇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林业碳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成功案例
三明市自2010年起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产品交易,2022年获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
具体措施与成效
国际与地方融合:
国际方面:三明市借鉴国际碳汇交易经验,创新林业碳票制度。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类似于国际上的碳信用额度。三明市通过与国际接轨的碳汇计量和核定方法,确保碳汇交易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地方方面:三明市结合本地实际,将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紧密结合。例如,通过“爱心碳”助农公益行动,专项帮扶革命老区村、脱贫村、脱贫户和困难户开发林业碳汇,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同时,三明市还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大中型活动组织方优先购买林业碳票,以实现碳中和。
成效:三明市已累计开发碳票项目62个,核定碳汇量126.6万吨,累计交易金额2942万元。林业碳汇交易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五大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展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不仅促进了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推动了绿色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林农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