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兴安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正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兴安盟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先行先试”守正创新,实现森林草原“双首单”交易的基础上实现了造林碳汇全域开发,有效拓宽了我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这是我盟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更是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有力保障。
生态筑基,筑牢绿色屏障,精准发力,增加森林碳库储量。增加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是建设森林碳库的关键。兴安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24年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8.86万亩,包括人工造林18.26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林修复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6万亩,进一步提升林草植被盖度,强化固碳能力。通过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效提升森林碳储量,紧紧围绕“扩、增、固、产”持续巩固森林草原碳储量存量、提升质量、做足增量,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碳汇交易先拔头筹,实现了全区森林草原“双首单”交易。兴安盟作为自治区林草碳汇交易试点、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及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和林业碳票试点盟市之一,按照盟委行署“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销售”开发管理模式,突泉县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科右前旗和扎赉特旗VCS草原碳汇试点项目分别于2023年3月20日和6月18日实现全区首单林业、草原碳汇期货式交易,预购额190万元,在全区领跑林草碳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获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示肯定。
碳汇市场注入活力,实现了我盟林业碳汇全域开发。2024年在国家碳汇市场重启的大背景下,我盟继续守正创新,于9月12日,与北京中盛等企业签署开发协议,预购额800万元,我盟林业碳汇开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正式宣告进入全域开发的新阶段。这一重大突破不仅为我盟的绿色发展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更为全区乃至全国的碳汇交易市场带来了新动力。
研究开发新方法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2024年,通过实施盟本级“科技突围”重点项目,基于绿色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GVER),开发新方法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编写《生态型经济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并在GVER平台完成注册登记,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经济林方法学,合作研究开发的“文冠果生物量模型”,将填补国内关于文冠果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空白,可为控排企业提供更多的碳抵消选择,促进碳汇资产的市场化交易,为金融机构提供评估与投资经济林碳汇项目的科学依据,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增加绿色金融的活跃度和多样性,助力兴安盟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做活地方产品,探索多元化碳汇市场。盟委行署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为抓手,探索建立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和林业碳票项目开发。目前已完成我盟林业碳票潜力评估,并确定以“2+1”模式,以两个旗县市和一个民营企业为试点积极推动林业碳票项目开发,争取2025年实现第一笔林业碳票项目交易,同时以乌兰浩特市为试点,结合“社区+个人”模式,探索林草碳普惠机制实现,做活地方产品,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存“绿水青山”取“金山银山”。
建立林草碳汇数据库及监测计量体系。我盟已编写《内蒙古兴安盟碳汇数据库总体建设方案》和《兴安盟林草碳汇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阿尔山、突泉县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为核心,目前已完成项目数据库的建设,计划设置96块监测样地,面积6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块监测样地每木检尺,并对样地内每一棵树钉上标识牌,将空间信息、林分属性等录入林业碳汇项目空间数据库。研究和创建兴安盟《造林碳汇项目数据库》GIS模版,开发兴安盟域内乔木林“造林碳汇项目减排量估算软件系统”,做到全面、精准、科学和可持续地获取林分生长状况和管护管理情况,并形成系统的林草数据库管理办法,为项目减排量核算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让“破坏者”变身“修复者”。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阿尔山市林草局联合阿尔山市检察院不断创新“生态司法+碳汇”的工作机制,推动生态修复的多样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司法+碳汇”工作机制。2023年,被告人私自滥伐65株钻天柳、白桦、落叶松,总立木蓄积3.37立方米,经专家论证所盗伐林木预估造成碳汇减排量37.0173吨。阿尔山市人民检察院以盗伐林木罪对吴某某提起公诉,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被告人除承担相应刑罚外,要对破坏的林木进行修复造林,补栽云杉623株或承担为修复被破坏林地所需要费用3062元,以及赔偿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用1850元。这是兴安盟法院系统乃至全区法院系统审理的首例判决认购“碳汇”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实现了以法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是兴安盟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绿色是兴安盟最大的特色。兴安盟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深化林草碳汇开发机制,提升碳汇计量监测能力,拓宽碳汇交易渠道,努力将兴安盟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林草碳汇高地。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林草碳汇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林草碳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农林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