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
林业碳汇资讯
林业碳汇资讯
我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的同时,亟须发展基于自然的碳减排技术。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4月在海南考察时,总书记再次指出“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森林碳汇等自然过程,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显著特点。建好碳库,增大森林碳汇是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之一。 重庆林业碳汇发展潜力巨大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和最重要、最稳定的碳汇。客观上,并非所有森林都是碳汇,中幼林等处在生长期的林木具有较…
查看更多基于碳汇价值优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现“碳中和”过程公平的重要调剂手段,也将促进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向精细化转变。文章从梳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发展及实践特征出发,基于碳汇价值的内涵、属性与实现路径,提出基于碳汇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面临的三重挑战:碳汇发生机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各类碳汇价值的量化工作基础不同;受作为基础性、关键性要素的碳价格确定影响,碳汇价值核算争议较大,碳汇监测技术尚不完善。构建基于碳汇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应区分阶段推进,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管理与技术支撑需要不断深化。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内容和重要制度保障,碳达峰…
查看更多电影产业是备受大众关注的“聚光灯产业”,事实上,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碳排放不容忽视。 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成为我国首部碳中和电影。该片首映当日排片占比10.2%,位列第4。 据了解,1月11日电影出品方厦门恒业影业有限公司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购买农业碳汇抵消该影片拍摄过程中产生的300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国首部运用农业碳汇实现碳中和的电影。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影视领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开创了“双碳战略+影视文化+乡村振兴”的新机制、新样板。 电影产业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 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 …
查看更多一亩林地有多少碳汇? 森林造林、森林经营、竹子造林、竹林经营到底能产生多少碳汇,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有没有快速的方法知道一亩林地大约有多少碳汇,中林时代双碳市场部通过梳理截至2017年3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信息平台上的97个林业自愿减排审定项目得出: 一、乔木 二、灌木 三、草类
查看更多2022年12月30日,“践行林业生态价值实现 助力碳汇惠农乡村振兴”海南省林业碳汇交易暨碳汇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临高举行,标志着临高通过交易机制实现了林业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首批碳汇交易量达1.78万吨。 唐守兵在致辞时说,“临高县林业碳汇项目”充分利用了临高丰富红树林资源,通过收集、核算和开发县域内红树林碳汇,开发了临高林业碳汇交易平台,以红树林碳汇作为“产品”,由单位、企业、个人购买,用于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实现区域碳汇交易。下一步,临高将大力拓展该县碳汇项目,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让“绿色经济”助推临高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 现场,海南省林科院、临…
查看更多贵州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贵州省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以林业碳汇为重要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切实巩固提升森林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着力推进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贵州将通过实施林业碳汇“巩固提升、计量监测、开发利用、试点示范、科技支撑”等五项行动,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4%、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亿立方米,力争完成树种结构调整800万亩、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林业碳汇开发总规模达到500万亩,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提升,基本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业碳汇(碳票)项目开发利用取得实质性进…
查看更多本文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问题的内涵与科学意义,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促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生态碳汇的技术研发与能力建设、推进完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机制、加强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等方面,提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陆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碳循环的主要部分,中国以占世界6.5%的陆地面积贡献了全球陆地碳汇的10%~31%,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陆地碳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40年来关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尺度上对调节气候变暖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层出不穷,主要…
查看更多各行各业都将“双碳”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努力实现原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碳汇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主要包括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多种形式。在多种碳汇类型中,由林业碳汇和草原碳汇共同构成的林草碳汇是一种高效且成本较低的碳汇方式。有关数据显示,林木的碳汇存储能力大致为: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在“双碳”背景下,林草碳汇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 据专…
查看更多2020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后,有两个涉及碳中和的公式引发人们关注。 这两个公式,一个是碳排放等于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占比,再乘以单位化石能源排放;另一个是碳汇,等于碳吸收加上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移除。碳排放与碳汇这两项如果基本相等,即为碳中和。 在国际上也有一个碳抵消机制的说法。可参与碳抵消机制的项目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采用化石能源替代等方式实现的碳减排,如风电、光伏、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另一种为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排效果,如林业碳汇、CCUS等。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个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