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笔钱,我们通过减碳行动,种植低碳柑橘的底气更足了!”近日,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进入成都集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集农农科”)账户。这笔贷款的意义不一般:它是四川省首笔落地的农产品“碳减排挂钩贷款”,企业“碳表现”好,利率还会降低。
据了解,一直以来,集农农科携手蒲江农民专业联合社探索农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继去年完成蒲江爱媛橙碳足迹核算,荣获全国首例橙类水果碳标签认证后,蒲江耙耙柑在今年成为四川省第二个获得碳标签的农产品。低碳农产品的发展,需要金融活水的支持,农商银行蒲江支行为集农农科创造性地引入“碳减排挂钩”模式。
相比传统贷款,这项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与优势?“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将农产品‘爱媛橙’种植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效果与贷款利率挂钩,贷款利率随农产品‘碳足迹’减少而降低。”集农农科负责人张帅表示。“这不仅是一笔环保账,更是一笔经济账。”张帅掰着指头给记者娓娓道来:在该笔贷款期间,若企业能完成既定的减排目标,每年最多可降低6万元的融资成本,本次信贷投放,还获得了市发改委发放的“碳减排挂钩贷”零碳券支持,对取得金融机构碳减排挂钩贷款的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的利息补贴,两项加起来,一年可减少11万多元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减碳行动,低碳农产品认证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粘贴“碳标签”后,产品价格至少上涨20%。
不仅限于农业企业,碳减排挂钩贷款融资模式已经在各地逐步推行。去年10月1日《成都市零碳券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包含了“能力建设零碳券”“碳足迹认证零碳券”“碳核算零碳券”“碳减排挂钩贷零碳券”四种类别,旨在引导企业主动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及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