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漳州出台实施方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三票融合”在全国尚属首创,将有助于实现林业生态产品价值,使集体得财、林农得益、经营得利、社会得绿。“三票融合”巧妙地将地票、林票、碳票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林业资源市场化运营体系。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林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还通过市场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让林业的生态价值得以量化并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收益,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一、什么是“三票融合”?
漳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林业地票改革试点,引导集体林地所有权人和承包权人用地票实现权益,林木所有权人和经营权人用林票实现权益,通过“以票分权、拿票分利、按票变现”等凭证分配机制,破解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难题,让有产者有权、有权者有益,探索出了一条林业资产变现和林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2024年2月3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漳州探索林票、地票、碳票“三票融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要求,稳妥推动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漳州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实施方案》。
地票
指村民委员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业大户(经合法合规土地流转程序,持有林地经营权的专业经营主体)以提供林地(林地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林下经营空间)方式入股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从事三票融合项目开发,并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村集体、林业大户所提供的林地折算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
林票
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及成员,或其它投资人,以森林或者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折价入股或出资方式参与合作三票融合项目开发,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按折价或出资入股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
碳票
指本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方法学,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的碳减排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单位为吨(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
主要措施
“三票融合”指以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为核心的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资产折资量化运行机制,即实行“地票+林票”股份合作模式,村集体和林农分别以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入股,持有地票;实际出资人以经营权入股,持有林票;地票、林票的发行人为开展合作造林或经营现有林的漳州市行政辖区内注册且合法存续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此举破解了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清、变现不易等问题。
一是规范“三票融合”管理体系。出台《漳州市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管理办法》,推动区域林业碳汇方法学编制,并紧密结合漳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四定一督”机制,制定规范管理合同范本,确保“三票融合”项目开发规范有序。
二是强化“三票融合”技术支撑。主要通过打造集体商品林地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建立林权精确确权“三图合一”(国土三调、林业资源、林权数据三张图)平台、编制林地林木价值评估技术规程、建设数字化技术体系四个方面保障,确保“三票”的发放、管理、流转、核销实现全过程数字化高效运转。
三是深化“三票融合”开发方式。在原地票林票的框架基础上,丰富参与主体范围,鼓励林业大户(林农)参与“三票”项目的合作经营,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村集体、林业大户、林农开展合作经营。支持国有企业为林业大户(林农)发行两票,支持具有碳票开发经验和能力的单位拓展开发碳票,破解林地难流转、林农缺经验、林场缺资金、国企缺技术等困境。在项目类型上,支持“三票”项目与国家储备林、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重点区域林相改造等项目结合,增强森林资源资产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四是打造“三票融合”生态样板。聚焦关键生态区位,精准发力,严格把控营造林项目的规划审批,依托“三票融合”策略,精心打造一系列生态示范项目,旨在引导全市在保持森林经营与生态区位特性、林地功能设定相协调的框架下,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与高效提升。
二、“三票融合”助力林业增收实践
“三票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林业发展模式,通过地票、林票、碳票的相互融合与市场化运作,为林业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以下从案例分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其助力林业增收的具体表现。
漳州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试点
实施过程
漳州在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进行“三票融合”试点,由南靖国有林场对造林项目进行集约化规模经营。村集体和林农以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入股,持有地票,分别分得3%和17%的股份纯利。南靖国有林场作为经营主体,控股51%,并开放剩余29%股份给社会资本投资。
–依托“漳州智慧林业”平台,建设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漳州前置服务中心,实现“三票”发放、管理、流通、注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一个平台运行“三票”。平台就像‘林业淘宝’,‘三票’可以在此流转、交易、抵押、变现,一部手机就可操作。
–在林业一二三产融入林业地票、林票和碳票,将林业碳汇以及碳足迹、碳标签延伸至全产业链,打造“三票”链接林木生命全周期,实现一个生命周期连接“三票”。分别以村集体(林场)和个人(企业)为单元建设组织(个人)生态产品价值账户,实现一个账户存储“三票”。
–为了分散林业经营风险,漳州购买森林保险合同,保险机构提供托底赔偿保障,项目经营单位提供林票、地票兜底回购保证。林票、地票可以增值,并且有国有林场兜底,一旦遇到天灾,还能由保险进行理赔。
案例成效
每个轮伐期(10年)林场可获得每亩4500元的纯收入,年投资回报率在13%以上。
村集体实现每亩300元的村财增收,林农获得每亩1700元的纯利。
经济效益
“三票融合”模式显著提升了林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化运作,地票、林票、碳票均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资本化。以漳州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为例,每亩林地纯利达到1700元,远高于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的收益。这一模式打破了票与票间交易壁垒,进一步盘活了林业资源,提升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该制度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基础上,提高村集体、林农以及经营者的收益,实现三方共赢。还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态效益
“三票融合”模式在促进森林资源保护、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通过集约化规模经营和科学抚育管理,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经营效益和生态质量。其次,碳票的发行和交易使得森林的碳减排量得以量化并转化为经济收益,增强了林农和林业企业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此外,“三票融合”模式还推动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三票融合”有何创新价值?
在前期地票、林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开发林业碳汇票证,与地票、林票有机结合,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更好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让林区群众共享更多林业改革红利。
扩大林改参与面
从原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村集体(村民)”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林业大户、民营企业”扩展。
提升林改规范性
从原先地票林票向地票林票碳票“三票”系统开发、管理推进,进一步规范“三票”管理融合、建立区域林业碳汇方法学、林地合同签订等。
提高资产变现便捷度
制定林地估值规范,为所有林权人参与林改奠定基础,也为林业资产变现提供便捷通道。
打造林改生态样板林
建设“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鞋”形态的“三票融合”种植样板、红树林保护修复示范工程生态样板、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碳汇样板;科学经营环境友好的速生丰产减排增汇样板以及展示最新林业科技和生态成果的数智样板,让林改从经济“高效益”向生态“高颜值”转变。
“六个一”融合“三票”
用《漳州市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管理办法》来管理林业“三票”,实现一份文件管理“三票”。开发林业地票、林票同时,同步开发林业碳汇、颁发林业数字碳票,实现一块林地发行“三票”。把原有林业地票、林票、数字林业碳票融合成一张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票,通过数字化分解“三票”价值,实现一张票证融合“三票”。
“三票融合”模式的深入发展还将带来林业产业的新机遇。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的附加值也将不断增加。这将为林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成为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林农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