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与2024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实施的背景下,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小程序成为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流通难、普惠难”的数字化利器,让“碳库”变“钱库”的愿景通过指尖操作成为现实。
这些小程序既是地方试点创新实践,也是国家碳市场有机组成,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模式。它们不仅实现碳足迹测算、在线认购等基础功能,更创新推出各种特色服务,大幅降低交易门槛。林业碳汇交易小程序正成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全民参与碳中和开辟了便捷高效的新路径。
行业趋势
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领域的行业趋势正呈现多维度深化发展特征:
一方面,场景化与普惠化成为重要方向,地方试点积极推动碳汇交易与旅游、餐饮、公共机构等场景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一元碳汇”等低门槛个人认购模式及积分兑换机制,大幅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有效激发公众日常低碳行为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持续凸显,地方碳票(如“鄂西林碳”)逐步与国家CCER项目衔接,构建起多层次交易体系,企业也通过购买碳汇履行社会责任,为碳中和目标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同时,技术创新不断为行业赋能,AI、物联网等技术显著提升碳汇核算效率,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全流程可信度,而3D可视化与AR增强现实则进一步优化用户交互体验,同步推动生态教育普及,助力行业向高效化、可信化、亲民化方向升级。
交易平台汇总
湖南:碳绿潇湘小程序
林业碳票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凭证,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载体之一。“湘林碳票”是湖南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与“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实践。2025年4月,湖南省林业局正式签发省内首批“湘林碳票”,项目总面积为4405.16公顷,初始碳票减排量共计40.7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市场价值超4000万元。
截至2025年7月24日,已委托挂牌交易32.7万吨,实现交易1135宗,成交量3.167万吨,成交金额316.71万元。在金融赋能方面,全省通过湘林碳票抵质押融资合计超1300万元,惠及20余家林业企业。
场景延伸上,花垣县建设“零碳村居”展示馆,益阳认购碳票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机制落地。全省各地积极探索“碳票+司法”“碳票+文旅”“碳票+金融”等特色模式拓展了碳汇的应用边界。(内容来源:红网)
浙江:一起碳中和小程序(丽水)
2023年6月,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发布。2024年9月,“一起碳中和”微信小程序依托该平台开发运营。此小程序以全民参与为核心特色,致力于拓宽浙江省“浙林碳汇”交易应用场景,提高个人买碳、小额买碳以及会议场景碳中和的便利性、便捷性。
小程序创新以“10kg=1元”的超低门槛实现个人碳足迹抵消,集成交通、饮食、住宿、垃圾处理四大方面,并支持会议活动碳排放一键测算与中和。用户根据测算结果,可选择心仪的林业碳汇项目进行购买,购买时每10kg仅需1元,支付成功后还能即时领取《助力碳中和证书》。
截至2025年5月,交易平台及小程序已实现林业碳汇交易1020宗,交易量4.06万吨,交易金额305.26万元,交易范围辐射全省10个地级市,并实现了跨省交易。助力53场大型活动(会议)实现碳中和,开展生态损害赔偿案例28例,助力28家机构完成“零碳机构”创建,形成“个人减排-企业中和-生态修复”的闭环价值链。(内容来源:浙江省林业局)
浙江: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温州)
浙江省温州市的“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聚焦乡村振兴,设有“碳中和购买”“零碳机构购买”“义务植树尽责”“公益捐赠”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5大模块。首批试点上线温州山区5县20个低收入行政村,累计可售碳汇量超12万吨,预计为村集体增收1200万元以上。
其中莒溪镇王立村和天井村通过销售315吨碳汇,使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在机制创新方面,用户的每一次购买行为,都相当于种下了“虚拟的树”,购买碳汇的资金直接转入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专项用于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森林培育和管护工作。(内容来源:温州发布)
湖北:硒都林碳小程序(恩施州)
湖北省“硒都林碳”微信小程序于2025年5月在恩施州上线,作为全国首个“碳汇超市”,也是全省首家实现碳汇量与商品关联交易的市场化零售平台,整合了恩施州内开发的森林碳票,以及接入的商家和产品,面向个人、团体、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用户开放购买。
除碳汇量交易外,该平台依托恩施州年接待1亿旅游人次的规模优势,将碳票与碳普惠有机结合,在旅游场景中促进碳汇量的消纳,联合商家与州内土特产购销平台,围绕“食住行购游”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用户自愿认购碳汇量后,会收到《自愿认购“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碳汇量荣誉证书》,凭证书可享受订房、订餐、订票等折扣优惠。
此外,小程序还专门开辟了“零碳”主题活动创建专区,活动发起人或主办方可通过平台购买碳汇量抵消活动碳排放量,定制“零碳”活动。按模板填写活动名称、规模、内容、交通工具等信息,平台就能自动测算生成碳排放量,经申请后可发布“零碳”活动,发布后可通过社交平台众筹认购碳汇量抵消碳排放,平台会对碳排放量全部抵消的活动进行“零碳”认证。(内容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湖北:宜林碳惠平台(宜昌)
2025年6月5日,湖北省宜昌首批市级林业碳票在长阳签发,同步上线“宜林碳惠”林业碳普惠平台。上线首日便迎来市民认购热潮。“宜林碳惠”平台是湖北省首个林业碳普惠平台,平台将林业碳票消纳与碳中和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市民可以认购碳票实现个人碳中和、替代义务植树、零碳旅游;单位企业可以认购碳票实现零碳活动、零碳单位;碳汇司法则是生态环境损害替代修复和赔偿的重要途径,覆盖多元减碳需求。
平台创新性地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机制。2025年7月,成功助力了百里荒帐篷露营季抵消24.78吨碳排放,在主办方花费2127.36元购买碳汇后,获得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核发的电子版《碳中和证书》。上线仅仅两个多月,便吸引市民和单位踊跃参与,认购碳减排量达4847吨,总金额40.52万元。(内容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福建:一元碳汇运营平台(南平)
福建“一元碳汇”运营平台以激活全民参与为核心目标,首创“一元钱认购1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固定价格机制,服务对象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全面开展自愿碳中和交易。在项目开发层面,目前已完成10个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首期备案碳汇量达62.29万吨,为交易开展奠定了充足的资源基础。
在应用模式创新上,平台积极探索创新“碳汇+会议”“碳汇+旅游”“碳汇+司法”等多元场景。其中,平台作为福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亮相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国内外嘉宾的关注和赞赏。
截至2025年8月,南平市“一元碳汇”运营平台已有2768名认购者,共认购碳汇订单3342个,碳汇累计交易量10549.19吨。其特色在于通过标准化计量方法,有效破解小农户分散林地资源难以参与碳市场的行业难题,构建起“脱贫-巩固-共富”的生态增收闭环,直接惠及769户林农,推动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内容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结语
林业碳汇交易小程序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场景化设计,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的难题,成为全民参与碳中和的重要工具。地方试点如恩施、温州、丽水等地通过特色功能(如碳票交易、普惠性设计)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小程序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双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技术支持:北京中地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0420号-7